在瞬息萬變的全球發展進程中,綠色發展是一個不變的主題。
今年全國兩會上,我國承諾,力爭在2030年前達到碳排放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由此,一個長達40年的綠色產業新風口已經噴薄欲出。
垃圾焚燒發電作為具備雙重減排效應的產業,一直是生活垃圾處理的優選,其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特點無疑與當前碳達峰、碳中和的政策方向相契合。而煙氣治理作為垃圾焚燒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成為了環保市場新藍海。
服務足跡延伸至東南亞及非洲
相較發達國家,我國垃圾焚燒起步晚。從1989年深圳建成第一家垃圾焚廠到2020年,我國從最初的20多座到超過600座的垃圾焚燒發電廠投入運行,垃圾焚燒發電行業新增市場規模將近千億。
垃圾焚燒發展的勢頭迅猛,大氣污染物排放量也隨之越來越大。
2008年,中國環保部正式掛牌。在當年的國務院大部制機構改革中,環保總局是唯一由局升格為部的部門,這也足以體現出國家與污染較量不斷升級的決心。同年,面對日益增長的環保市場需求,上海泰欣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欣環境”)成立,成為最早進入垃圾焚燒煙氣治理行業的企業。
“從煙氣治理發展的角度來講,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的逐漸重視和公民環保意識的加強,環保標準也日益嚴格,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提升以及行業監管力度的持續加大,將刺激垃圾焚燒煙氣治理訂單加速釋放。”泰欣環境副總經理程書軍表示,對于煙氣綜合治理企業,龍頭集中度提升仍是大勢所趨。作為一家以大氣污染綜合治理、PM2.5 處理與防控為核心業務的技術及工程服務型公司,截至目前,泰欣環境已經為超過300多家不同類型和行業的客戶,提供了近750多套各類環保裝置及系統,公司在垃圾焚燒煙氣凈化業務已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工程服務足跡延伸至東南亞及非洲等地區,并在業內享有較高品質聲譽。
開創國內垃圾焚燒脫硝技術
科技創新一直是現代經濟和市場競爭的重要因素。
2009年,泰欣環境建成國內首套垃圾焚燒SNCR系統,并成功應用在蘇州光大一期和二期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中,該技術投資運行成本低,脫硝效果明顯,填補了國內垃圾焚燒煙氣凈化市場的空缺。
▲ 光大蘇州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提標改造項目濕法脫酸系統(該項目是當地的環保治理標桿項目)
隨著煙氣凈化排放標準的逐年嚴格,2013年,公司又研發出國內首套垃圾焚燒SCR系統,率先運用了高效 SNCR+SCR 的聯合技術,把SNCR工藝的低成本特點同低溫SCR工藝的高脫硝率有效結合并大幅改進,脫硝效率最高可達到95%,氨逃逸接近零。同時可有效控制二噁英,在保證脫硝性能的前提下,氣態二噁英脫除效率最高可達到90%,使氮氧化物排放小于80mg/Nm3。
這些項目技術的運行開創了國內垃圾焚燒脫硝的先河,為泰欣環保走在垃圾焚燒脫硝領域前沿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國內首家實現近零排放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環保部門對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工藝要求越來越高。在不斷提高環境評價要求的同時,也帶動了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技術革新,“近零排放”的概念應運而生。
“目前,泰欣環境負責的垃圾焚燒脫硝項目采用‘SNCR+半干法脫酸+濕法脫酸+SCR’工藝,對煙氣進行了三次脫酸和二次爐外脫硝,已接近了‘近零排放’,優于了歐盟標準煙氣排放值。”程書軍說,這其中包含2016年引進的GEA尼魯半干法脫酸技術和日立造船的“濕法技術”。
在對標日本和歐洲垃圾焚燒煙氣超凈排放的成功運行案例后,泰欣環境結合我國垃圾焚燒煙氣凈化工藝的現狀,在優化工藝參數和工藝組合的基礎上,開發出了這套適合中國國情的超凈排放工藝,可實現排放硫氧化物濃度小于10mg/Nm3、氯化氫濃度小于5mg/Nm3、氮氧化合物濃度小于50mg/Nm3、煙塵濃度小于5mg/Nm3、二噁英濃度小于0.05mg-TEQ/Nm3,將煙氣污染物排放值做到了極致。
▲ 超凈工藝排放流程
目前浙江、廣東、上海等全國約45個垃圾焚燒項目采用了該工藝,并在當地取得了高度的認可和評價。
用綠色技術實現尾氣超潔凈排放
如果你對垃圾發電廠的印象是刺鼻的氣味、濃烈的黑煙、還有二噁英之類的致癌物質,那么泰欣環境為深能源寶安三期建設的“生態花園式垃圾焚燒發電廠”將會顛覆你的刻板印象。
該煙氣凈化系統于2018年8月份投產,脫酸塔直徑12.5米,高度13.2米,是國內目前垃圾焚燒領域最大的半干法脫酸塔。
多個垃圾焚燒項目送往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垃圾,基本全部采取密封式直運;垃圾運到卸料大廳,會專門噴灑生物除臭劑進行除臭;廠區內的垃圾儲坑采用封閉式設計,從中抽取空氣形成負壓,防止臭氣外逸;經封閉發酵后,送入焚燒爐燃燒。對于餐廚垃圾,會在混入垃圾儲坑前,進行物理化學處理與提煉,將其中的油酯提純成“生物柴油”;對于垃圾焚燒后的飛灰,除對含有“二噁英”與重金屬的部分,采用專用藥劑“螯合”固化到指定的專用危廢物填埋場覆膜填埋外,無害飛灰,因其良好的吸水性,可制成顆粒用于高速公路的路基填鋪,亦可制成磚用于“海綿城市”中的人行道鋪設。
程書軍介紹,此項目運用了公司先進的超凈排放工藝和技術,實現垃圾焚燒電廠的去“工廠化”和“生態化”,尾氣超潔凈排放,為行業樹立了典范,提升了泰欣環境在行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也確立了泰欣環境在行業的標桿地位。
深能源寶安老虎坑垃圾焚燒電廠煙氣 —— 泰欣環境第一個全煙氣超凈排放項目
煙氣排放達到并優于歐盟標準。焚燒爐、余熱鍋爐、煙氣凈化系統關鍵設備采用國際先進設備。五位一體“生產+辦公+生活+教育+旅游”,同呼吸、共命運。
▲ 深圳市深能源環保東部滲濾液回噴系統——國內單臺最大的垃圾焚燒線滲濾液回噴項目,全球最大垃圾處理發電廠
66000平米的巨大圓形屋頂,約有三分之二被太陽能光伏板所覆蓋,以滿足建筑設施所需的能耗供應,由丹麥建筑事務所Scht Hammer Lassen和日本Gottlieb Paludan聯合設計,未來感十足。
助力“無廢城市”建設
在《“十四五”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發展規劃》中,首次將垃圾分類納入五年規劃,未來以垃圾分類為基石的生活垃圾、危廢醫廢和建筑垃圾一體化固廢綜合處置基地將成為主流趨勢。
“垃圾分類只是開始,無廢城市才是終極目標 。”程書軍表示,今年是泰欣環境成立十三周年。多年來,泰欣環境依托技術創新,以世界最嚴排放標準和現代化環保建設理念,助力垃圾焚燒廠低碳運行,實現垃圾焚燒電廠及鋼鐵、水泥、焦化等行業的煙氣的達標排放,減少一氧化碳等排放,解決城鎮固體廢棄物傳統的填埋處理對環境的污染問題,及去產能過程留下產能的無害排放,全力推動“無廢之城”建設。無廢、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理想城市愿景,正逐步成為現實。
伴隨‘十四五’垃圾處理規劃發布,整個固廢產業鏈有望迎來10年以上的高景氣度,中國將在未來的幾十年里釋放出巨大的垃圾焚燒發電市場空間。
▲ 泰欣環境武漢市青山區星火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SCR脫硝系統改造項目,目前設備正在調試預計6月份投運
未來,東湖高新集團將依托泰欣環境行業龍頭地位和資源優勢,利用光谷環保火力發電煙氣治理的運營經驗,進軍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整廠建設,擇機向鋼鐵、水泥、玻璃、陶瓷煙氣治理,以及焦化等VOCs治理拓展,實現產品的迭代和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