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賬號登錄
近日,遵義市東部城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舉行首車垃圾入廠儀式,標志著該項目已基本完成建設,即將投入運行。
當天上午8點半左右,記者在遵義市東部城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施工現場看到,滿載固體廢物垃圾的全封閉式垃圾轉運車在卸料平臺值班員的指揮下,將垃圾卸下,倒入垃圾儲存坑。這些垃圾經過靜置、發酵處理后,將被轉運到焚燒爐進行焚燒發電。而首車垃圾順利進廠,標志著該項目一個重要節點的完成。
“今天遵義市東部城區生活垃圾發電項目首車垃圾正式進廠,意味著我們整個東部城區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進入正式的商業運營準備階段。”遵義紅城泰達環保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艷國告訴記者,目前整個工程的土建工程全部結束,安裝工程正在進行收尾,預計在今年12月底可以進行正式的并網發電,進入正式的生產階段。
遵義市東部城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總投資8.5億元,建設用地面積147.6畝,一期配置了2套日處理750噸焚燒爐和2套25兆瓦汽輪發電機組,二期預留了同等規模的生產線。目前一期工程已經進入收尾階段,施工方正在加班加點、倒排工期,確保按時完成并網發電工作。
據了解,該項目按照國家標準建設和運行,采用先進的機械爐排爐焚燒工藝技術,達到生活垃圾處理無害化標準。投產后預計每天處理生活垃圾總規模為2250噸,一期生產線一年可向電網供電2億度。年處理垃圾約55萬噸,可節約標準煤13.0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4.30萬噸。該發電廠的建設有效解決了大量生活垃圾的處理問題,對于推進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具有重要意義,成為加快推動遵義市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