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賬號登錄
傳統處理垃圾的方式是填埋,但是填埋垃圾有“后遺癥”——即隨著時間的推移,填埋的垃圾會不斷產生毒性很強的滲濾液,以往處理滲濾液的工法會生成濃縮液,相當于留了一個“尾巴”,因為它的毒性會更強。雖然通過用泵壓的方式可以將濃縮液再次放入填埋場,讓其延緩滲出,但是循環往復的結果是濃縮液的濃度越來越強,毒性越來越大,因此人們不斷尋求新的環保工藝來減少垃圾填埋場滲濾液帶來的影響。
目前我市引進了一種先進的處理方法,這種方法率先在墊江縣投入使用,目前運行狀況良好。墊江縣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設施建設工程位于該縣桂溪街道石嶺社區興達駕校內(墊江縣污水處理廠旁),占地面積約3890平方米,設計處理規模為每天400噸。廣州市華綠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設備的安裝、調試以及運營。據企業技術負責人介紹,該技術采用芬頓-曝氣生物濾池作為深度處理,取代膜法,可以提高系統的出水率,該工藝的出水率可以大于95%,無濃縮液回灌,可以徹底解決滲濾液的排放問題,出水達到環保要求。
據墊江縣城市管理局負責人介紹,該項目于2021年7月開始系統調試,并于2021年11月3日通過環保驗收取樣合格,并正式進入運營階段。上游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處理池邊上有許多投料口,投料進入池中與污水進行生物化學反應后,在二級處理池邊上流出達標的水。出水口由重慶市生態環境局24小時實時在線監控,確保排出的水絕對符合環保要求。
這種工藝此前已在廣東、江浙等地使用。繼墊江使用這種工藝處理滲濾液后,渝北洛磧廚余垃圾處理廠也會采用這種技術,每天可以處理上千噸廚余垃圾處理而不產生濃縮液,減輕對環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