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級二圖
    會員招募
    · 技術
    首頁 > 技術 > 生物天然氣 > 今年重慶將建成投運31個醫廢集中處置設施
    今年重慶將建成投運31個醫廢集中處置設施
    時間:2022-03-21來源:未知編輯:未知

    3月18日上午,重醫附二院江南院區人來人往。


    全副“武裝”的趙映推著醫廢收集車,走專線將口罩、棉簽、紗布等醫療固廢運往暫存間,再交由醫廢處理公司進行無害化處置。

    根據部署,今年底重慶將基本補齊醫療廢物收集處理設施短板,城市建成區醫療廢物全部實現無害化處置。

    閉環轉運流程可追蹤


    當天采訪時,趙映工作還不到1個小時,可他在防護服里已汗如雨下。他負責的是一些感染和損傷性醫廢的收集,每日兩趟要花3個小時左右。

    醫廢收集遵循“三稱三簽”原則:從科室轉運時稱重記錄,再簽字交接;轉運到醫院暫存間,同樣要稱重再簽字交接;批量轉運到醫廢處置公司時,也要稱重簽字。

    轉運感染和損傷性醫廢時,按防護要求須多套兩層塑料袋進行密封。在轉運過程中,不同類的醫廢有特定的收集轉運線路。

    “嚴格遵守轉運流程,不發生遺漏,且閉環轉運,環環相扣。”醫院后勤處副處長董其勇告訴上游新聞記者,目前醫院每天產生的醫廢上千公斤。

    據他介紹,收集轉運過程中,醫廢和人員進出都有攝像頭監控。針對損傷性、病理性、藥物性、化學性廢物,醫院有規范處置方案,全流程都可以追蹤,標簽、數量、規格、型號均可核查。

    基本實現“日產日清”

    感染和損傷性廢物交由同興醫廢處理有限公司處理,病理性的醫廢交由簽約的殯葬場所進行處理,藥物性和化學性的交由專業且夠資質的公司來進行處理。

    “產生的醫廢按照要求及時處理。”董其勇舉例說,感染和損傷性醫廢基本上是“日產日清”。


    南岸區生態環境局固廢管理科田凌杰告訴記者,按照監管要求醫院須嚴格落實相關制度,醫廢產生、轉運、貯存、處理等過程須有方案、有預案。同時,他們也組織人員不定期巡察,發現問題要求限時及時整改。

    在全市范圍,市生態環境局細化明確工作要求,建立市、區縣、處置單位三級應急體系,指導各區縣生態環境部門,以醫廢收集、運送、處置為重點,全面掌握設施運行情況和處置情況,醫療廢物和醫療污水及時有效收集和處理處置100%全落實。

    年底醫廢全部實現無害化處置


    目前,重慶全市醫廢年產生量3.2萬噸,其中中心城區1.44萬噸,占了全市的45%。全市醫廢處置單位23個,主要是高溫蒸汽處理公益,日處理能力166噸,基本滿足全市醫廢處置需求。

    同興醫廢處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助力羅永彬介紹,他們重點是進行醫廢消毒,降低醫廢的危險性。在高溫處理中,需要滿足三個條件:溫度134℃以上,壓力220千帕,消毒時間45分鐘以上。處理之后再交由同興垃圾焚燒發電廠處理。

    前不久,重慶市政府公眾信息網發布《重慶市強化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改革工作方案》,其中明確:今年底重慶將基本補齊醫療廢物收集處理設施短板,城市建成區醫療廢物全部實現無害化處置,同時推動具備條件的區縣建設“無廢醫院”。

    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到今年下半年,全市將建成投運31個醫廢集中處置設施和7個醫廢應急處置設施,實現中心城區外各區縣均有1個醫廢集中處置設施,醫廢處置能力將進一步提升。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及網站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垃圾發電產業網的內容,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