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級二圖
    會員招募
    · 技術
    首頁 > 技術 > 農林廢棄物發電 > 全國首個智慧型垃圾焚燒發電廠-全套BIM模型(建筑結構機電設備)
    全國首個智慧型垃圾焚燒發電廠-全套BIM模型(建筑結構機電設備)
    時間:2022-03-25來源: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編輯:未知

         以前,新鄉處理生活垃圾的方式是衛生填埋,不久之后,我市處理生活垃圾的方式將會轉變,因為全國首個智慧型垃圾焚燒發電廠即將在我市建成。

    圖片

    (效果圖)

    我市垃圾焚燒發電一期項目位于延津縣靜脈產業區,占地面積165畝,計劃投資8億人民幣,目前已經完成過半。明年五月底,我市垃圾焚燒發電廠將建設完工,建成后,可以通過焚燒垃圾的方式來處理我市每日的生活垃圾,并且每年可以發電上億度,供市民生產生活使用。

    新鄉市城管局環衛科工作人員 陳潤澤:按照規模,日處理垃圾1500噸,一年是54.75萬噸,年發電量是2.1億度。這個項目按照市里邊的要求,要建成全國第一個智慧型電廠,建設的目標是:世界一流、全國領先、中原第一。

    圖片

    為了實現世界一流、全國領先、中原第一的建設目標,我市的垃圾焚燒發電廠采用了先進的爐排爐焚燒工藝。在污染物控制方面采用“爐內SNCR脫銷+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塵”的煙氣凈化處理工藝。在臭氣治理、滲濾液處理、爐渣處理、飛灰處理、煙氣處理方面均具備國際一流水平。同時,垃圾焚燒發電廠還具備垃圾分廠占地面積少、垃圾處理速度快、處理效果好、能源利用率高等優點。

    圖片

    我市將建成的垃圾焚燒發電廠還將是全國首個智慧型焚燒發電廠。之所以說它是智慧型焚燒發電廠,是因為它還具備智能監控、智能控制、智能處理等優點。目前我國其他的垃圾焚燒發電廠還未具備這些優點。

    圖片

    據了解,目前我市市區每日都會產生超過1300噸垃圾,其中生活垃圾占比最大。擁有一座日處理1500多噸生活垃圾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勢必會開啟我市垃圾科學處理的新篇章。

    1

    BIM應用目標

    設計優化:

    通過整合各專業的深化設計的BIM成果進行綜合協調碰撞調整,達到模型零碰撞。

    施工優化:

    在施工階段,在三維場地布置、4D施工模擬及專業間施工穿插等方面,達到優化施工工序,避免返工的效果。

    信息化管理:

    借助BIM技術實現項目技術、安全、質量和施工成本進度方面信息化高效管理,提高項目管理效率

    2

    BIM軟件

    全面分析國內外BIM軟件及應用情況,結合本項目基本概況,采用如下BIM軟件進行項目BIM技術應用研究。

    圖片

    3

    BIM實施標準

    標準模型示例

    圖片

    4

    BIM模型建立

    A

    綜合主廠房

    B

    工藝設備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C

    綜合食堂與宿舍樓

    圖片

    D

    綜合車間與飛灰固化間

    圖片

    E

    凈水站與升壓站

    圖片

    F

    綜合水泵房與煙囪

    圖片

    5

    施工綜合深化設計

    圖片

    6

    施工平面模擬

    基于項目BIM模型,對施工場地進行科學的三維立體規劃,包括鋼筋車間、材料堆放場地、施工道路等的布置,可以直觀的反映施工現場情況,減少施工用地、保證現場運輸道路暢通、方便施工人員的管理,有效避免二次搬運及事故的發生。

    7

    煙囪平臺安裝模擬

    圖片

    8

    基于BIM智能放樣

    應用基于BIM的施工放樣平臺,其可在BIM移動端上瀏覽BIM模型,三維展示,全方位便捷提取特征點進行放樣。BIM移動端通過無線網絡連接到智能全站儀,向全站儀發送指令和特征點坐標,遙控操作,動態讀取全站儀的測量結果。通過全站儀導向光、自動跟蹤測量、放樣軟件圖形/文字/語音等多種提示,智能地幫助作業人員快捷準確地完成放樣和測量。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及網站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垃圾發電產業網的內容,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