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級二圖
    會員招募
    · 資訊
    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 生物質發電的硬核實力
    生物質發電的硬核實力
    時間:2022-07-27來源:木頭視點 財經創作者編輯:未知



           為應對全球氣候問題,世界各主要國家紛紛通過發展清潔能源以替代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電力正在逐步取代煤電,從而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水電、風電、光伏和生物質發電,是可再生能源電力的主力軍。當前,在政策和資本的推動下,風電和光伏發電的發展勢頭最為迅猛。

          不過相對于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電力,農林生物質發電無論是在環境、供能、民生方面的資本都是最“硬”的,也是最該積極發展的新型能源。

    對環境的友好度最高

         生物質發電主要燃料是農林廢棄物,其生長過程可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在燃燒釋放能量后,其整個的生命碳足跡可視為零碳排放。

         風電和光伏屬于低密度能源,大規模發展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大規模開發勢必會造成水土環境的破壞。而生物質發電占地面積小,不會造成環境影響。

         生物質發電是唯一可規模化處理城鄉廢棄物的產業,無論是實現無廢城市,還是建設美麗鄉村,生物質發電功不可沒,這一點風電和光伏無非做到。

    發電、供熱質量最硬

        生物質能來源廣泛、儲量豐富,且可再生可存儲。生物質發電原理與火電相似,電能穩定、質量高,完全可媲美煤電,對于電網而言更為友好。

         生物質發電的全年發電小時數為6000-8000小時,水電則只有4000-5000小時。而風電、光伏發電則更低,發電不穩定,甚至對電網造成嚴重沖擊。

          最為關鍵的是,生物質能是全球唯一的可再生熱源。生物質熱電替代煤電不但可以發出高質量的電,更可以提供穩定的熱負荷,保障民生供熱和工業生產。

    社會民生貢獻度最硬

          生物質發電具有產業鏈長、帶動力強等特點,是農業、工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是提高當地稅收、推動勞動就業、產業精準扶貧的利器。

           裝機規模為4萬千瓦的生物發電項目,年納稅總額超過3000萬元;消耗生物質約32萬噸,將帶動所在地區農戶年增收入9500多萬元。

          在破解城鄉廢棄物、提供穩定電力和熱源的同時,圍繞電廠運維、秸稈的收購、存儲、運輸等產業鏈條,可為當地提供約700個就業機會。

    大力支持生物質發電

          生物質直燃發電是生物質能規模化利用的重要形式,與風電、光伏發電等都屬于我國戰略新興產業,國家應當大力支持生物質發電產業的發展。

         我國的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和發電量均居世界第一,但是與風電和光伏裝機規模無法比擬,這一點既有產業內部的原因也有政策支持力度不夠的因素。

         對于生物質發電產業的優越性,主管部門也是越來越高度重視。隨著售電市場、碳交易市場的放開,生物質發電產業的前景一定是越來越好。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及網站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垃圾發電產業網的內容,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