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級二圖
    會員招募
    · 技術
    首頁 > 技術 > 生物天然氣 > 秸稈→沼氣→發電,農村有機廢棄物變廢為寶
    秸稈→沼氣→發電,農村有機廢棄物變廢為寶
    時間:2022-07-28來源:武漢長江日報編輯:未知

        農村常見的農林秸稈、畜禽糞污等有機廢棄物,搖身一變,就成了生物天然氣、有機肥料、清潔電力等產品。總部位于武漢的三峽電能,在湖南耒陽投資開發的一個生物天然氣項目,預計今年5月底試運行,9月底全面投產。

         9日,三峽電能市場發展部劉代城介紹,該項目位于耒陽市大市鎮紫峰村,占地106畝,總投資約1.5億元。

        據了解,耒陽是著名的畜牧業規模養殖區,擁有一批萬頭豬場、萬籠蛋雞場等大型養殖園區,年出欄生豬過百萬頭、出籠家禽近2000萬羽。當地的畜禽糞污、農林秸稈等有機廢棄物,正好可以為這個生物天然氣項目提供原料。

    這些原料進入厭氧發酵系統、通過微生物發酵,可轉化為沼氣。該項目擁有龐大的“胃口”,每年可以處理超過36萬噸的有機廢棄物,年產沼氣約1460萬m。

    沼氣的主要成份是甲烷,它的燃燒充分、熱值較高。這些工業化生產出來的沼氣,一部分作為清潔能源供給周邊村民使用;大部分用于發電,每年可獲得清潔電力超過2880萬Kwh(千瓦·時)。

    國家統計局發布2021年國民經濟運行數據顯示,中國人均生活用電量為878千瓦·時,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據此計算,這樣的生物能發電量可供3.28萬人使用一年。

    沼氣經提純去雜后,可獲得高純度的甲烷,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生物天然氣。武漢一些餐飲企業正在使用這種生物天然氣作為燃料,集火猛灶,炒出來的菜品味道更好。

    另外,生產沼氣后剩余的沼液、沼渣也是“寶貝”,可作為上好的有機肥料。

    該項目每年可生產固態有機肥超2萬噸、液態有機肥超1萬噸、沼液肥超30.5萬噸,供當地百萬畝油茶等經濟作物種植進行回田利用。

    以每畝有機肥使用量為150—200公斤計算,僅2萬噸固態有機肥,每年即可供給10萬一13萬畝農作物生長。

    作為生物質能利用的探索者之一,三峽電能致力于以生物天然氣項目為基礎,投資智慧綜合能源業務,以“能源管家”形式服務區域鄉村振興、生態環保以及推動實現“3060”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據了解,三峽電能正在布局生物天然氣、光伏等新能源產業,已建和在建項目總投資60億元,正在實施和鎖定的新能源規模超過2000萬千瓦。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及網站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垃圾發電產業網的內容,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