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級二圖
    會員招募
    · 技術
    首頁 > 技術 > 農林廢棄物發電 > 禹城著力構建多能互補清潔能源利用體系
    禹城著力構建多能互補清潔能源利用體系
    時間:2023-02-01來源:未知編輯:未知

    近年來,禹城加快能源結構調整,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道路,形成以風電、光伏、生物質、沼氣、垃圾發電為主體,多能互補、融合發展新樣板,全市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勢頭強勁。2022年,風電裝備制造、新能源發電行業產值達到約10億元,新能源發電量7億千瓦時,全社會用電量23億千瓦時,全市工業用電量15億千瓦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占工業用電量47%。
    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集聚成形
      搶抓風電發展機遇,聚焦風電裝備制造“補鏈、強鏈、延鏈”,培育形成重點風電裝備制造及配套企業20余家,本土化風機制造核心能力、整機裝配供應能力日臻成熟。吸引東方電機、浙江運達等國企,與通裕重工合作建設風電整機基地,涉及主軸、定子機座、轉子機座、定軸、轉軸、輪轂、機架等產品,獲得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帶動貴豐電磁線、榮升機械、宇浩耐材、三森數控、寶世達電纜等20余家配套企業發展,上下游產業集群初步成形。
    整縣分布式光伏開發蹄疾步穩
      大力推進光伏項目開發,截至2022年底,屋頂分布式光伏已累計并網26萬千瓦,地面集中式光伏并網4萬千瓦,合計超30萬千瓦。下一步,持續推進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工作,從建設“分布式光伏示范項目”“分布式光伏示范建筑”“分布式光伏示范村”“分布式光伏示范鎮(園區)”著手,逐步推進開發試點工作,確保2023年底前全市完成“5432”試點工作目標任務,力爭步入全國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示范縣行列。
    生物質發電多元化全面開花
      農林生物質發電質效并舉。現有農林生物質綜合利用項目裝機15兆瓦,年發電量1.3億千瓦時,冬季供暖面積約120萬平方米,替代標煤8.5萬噸。“十四五”期間,計劃投資2.87億元,建設裝機容量30兆瓦生物質綜合利用供熱項目,配套兩臺高溫超高壓生物質鍋爐、一臺抽凝式汽輪發電機組及生產輔助系統,計劃2023年初開工建設。垃圾發電“變廢為寶”。現有裝機容量12兆瓦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投產以來,日處理生活垃圾600噸;2022年8月,投資3000萬元建設餐廚垃圾處理項目,建成后將有效緩解周邊縣市餐廚垃圾處理壓力,實現“變廢為寶”。沼氣發電生態農業良性循環。依托倫鎮、辛店鎮大型奶牛養殖示范牧場,建設沼氣發電項目,年處理養殖場糞污80.37萬噸,處理廢水32萬噸,制取沼氣2110萬立方米,發電量達4183萬千瓦時。采用“沼氣發電+有機肥生產+種養結合”模式,沼氣發電、液沼施肥、果蔬養牛,上產能源、下促種植,推動“畜—沼—菜”生態循環模式蓬勃興起。
    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速
      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全年投資2000余萬元,建成公用、專用電動汽車充電站7處,建設充電樁132座、充電槍264個,全力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極大滿足社會需求和群眾期盼。加快電網建設。全年投資8.33億元,開工建設35千伏及以上輸變電工程8項,總投資及投產規模均居德州首位。目前,通裕220千伏變電站擴建工程(2022年續建)、德州儉劉220千伏輸變電工程、德州禹城高新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德州儉劉220千伏變電站110千伏送出工程已建成。
    農村社區清潔供暖全面覆蓋
      按照無煤化冬季清潔取暖政策要求,全面開啟清潔取暖模式。積極推廣“氣代煤”“電代煤”改造,通過政策補貼和資金扶持,完成“氣代煤”59429戶、“電代煤”6890戶,確保人人樂享“綠色暖冬”。全力保障氣源供應,全年城燃企業天然氣供應量8000余萬立方米,燃氣中高壓管網長度達1012.4公里,為十多萬戶居民、300余家工業用戶,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及網站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垃圾發電產業網的內容,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