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深圳市無廢城市技術產業協會成功主辦了“廚余垃圾處理技術及應用研討會”。本次研討會針對廚余垃圾預處理工藝、處置技術路線、協同處置模式、產能利用率、運營成本管控、產品價值等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為行業協作、政府監管和決策提供幫助,為深圳廚余垃圾處理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研討會現場
集約化資源化集中協同處置為深圳廚余垃圾處理方向
近期國家住建部將廚余垃圾分出率作為對各城市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深圳自去年9月《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以來,廚余垃圾處理技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涌現了一批新技術和新工藝。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事務中心總工程師姜建生表示,選擇處理垃圾處理技術工藝要結合城市的特點。“深圳土地資源寶貴、人口高度密集、環境標準嚴格、環境容量有限,未來廚余垃圾應該走集約化資源化集中協同處理之路,最好和目前焚燒廠或污水處理廠統籌規劃建設,此方式具有協同臭氣治理、高濃度廢水處理、能源梯級利用、構筑物共享等優點,契合‘無廢城市’建設和‘碳中和碳達峰’政策。”他說。
2016年,深高速正式啟動環保投資市場,先后進入新能源、污水處理、固廢處理等環保技術產業項目。據深高速首席環保專家蔡曙光介紹,現階段,深高速對大規模廚余垃圾處理技術的研發和項目的投資都已經拉開序幕,目的是希望通過國企力量,推動深圳市廚余垃圾資源化處理技術的發展,為發展大環保產業綠色循環經濟注入新動力。
朗坤環境技術研發中心機械設計室主任袁藝東則詳細介紹了深圳龍崗、廣州和中山等大型規模廚余垃圾處理項目的系統工藝設計,并就廚余垃圾處置工藝中的脫水和干濕分離技術的成本、穩定性及難點痛點問題進行了分析。袁藝東表示,對于大中型規模的廚余垃圾處理項目來說,廚余垃圾高壓壓榨干濕分離及厭氧發酵處理工藝是屬于比較適合的一種模式。
與會嘉賓合影
新型集成設備為中小規模廚余垃圾處理提供新思路
“目前廚余垃圾處理的成本偏高。”新寶盈科技總經理張勇認為,必須要考慮資源化的處理方式使處理后的產物利益最大化。“對于處理規模小于500噸的中小型規模的廚余垃圾處理項目,最理想的處置設施配置應當集成減量系統、降解系統、除臭系統、污水處理系統、自控系統、集中運行管控平臺等處理單元為一體,終產物為有機土壤和肥料,且水、氣達標排放。”
在自由討論環節,盤龍環境董事長孫立兵分享了大規模廚余垃圾處理項目的技術應用案例,重點就廚余垃圾聯合污水處理廠系統處置模式進行分析。他提出,酸化制漿處理工藝是不錯的技術發展方向。零到一科技闞立東提出,采用集裝箱式廚余垃圾處理設備可解決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中的用地難題,同時可對中小型規模的廚余垃圾進行就地資源化處理,處理后的產物可直接生成洗滌劑清潔回用。綠境科技余紅導表示,采用破碎壓榨脫水技術對廚余垃圾中的果蔬垃圾進行處理,再加工成原料棒是比較好的方法。
會議組織方深圳市無廢城市技術產業協會鄭漢明會長在致辭中表示,無廢城市技術產業協會致力于參與“無廢城市”建設所覆蓋的固廢產業技術研究和產業標準的制定,協助建立協同高效的無廢產業系統和技術支撐品牌,為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參與本次研討會的還有南山區、龍華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代表及深圳廚余垃圾相關單位代表等。
【記者】張秀娟
【作者】 張秀娟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