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級二圖
    會員招募
    · 資訊
    首頁 > 資訊 > 通知公告 > 探訪濟南實踐“雙碳”目標的場景
    探訪濟南實踐“雙碳”目標的場景
    時間:2021-12-01來源:濟南市人民政府網站編輯:未知

         生物質熱電聯產、建設民用零碳館、焚燒垃圾發電……11月18日,2021年泉城環保世紀行第二階段集中采訪報道走進幾家企業,探訪濟南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施情況。

    6個農林生物質項目既發電又供熱

         在濟陽區回河街道冉家村,有一個占地106畝的生物質熱電企業,即華能濟陽生物質熱電有限公司。走進該公司料場,可以看到堆積著成噸的玉米和小麥秸稈。

         “我們以小麥玉米秸稈和農林廢棄物為主要燃料,每年可消耗秸稈約24萬噸,為當地農民增收6000余萬元。”談起生物質熱電聯產,該公司總經理齊東升說,從去年年底建成投產到今年10月底,公司累計完成發電量1.55億千瓦時,收儲各類農林廢棄物20萬余噸,價值約6650萬元。預估年發電量達2億千瓦時,全年可替代標煤6.6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7萬噸,減排二氧化硫約483噸,可極大改善當地環境空氣質量。同時,還可采用低真空循環水供熱方式,滿足周邊居民供熱需求,規劃供熱面積為126萬平方米。

        市發展改革委能源發展與節約處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濟南已在高新區、萊蕪區、濟陽區、平陰縣、商河縣、天橋區建成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6個,總裝機18萬千瓦。今年1-9月,濟南市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供暖面積達195萬平方米。

       5個垃圾焚燒項目可供40萬戶居民用電

         除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外,濟南還有5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位于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的光大環保能源(濟南)有限公司,承擔濟南市很大一部分生活垃圾焚燒。

    在吊機控制室,我們看到,一個垃圾吊抓斗正在抓起成噸的垃圾送往垃圾倉。“這個垃圾倉是亞洲一次性建成的規模最大的垃圾倉,長102米,寬24米,深度27米,有效容積約30000立方米,能儲存濟南市半年的生活垃圾。”該公司生產部經理滕飛介紹,一次抓起的垃圾焚燒產生的電量大約有3000多度,夠三口之家一年的用電量。

        該公司副總經理孫萬斌介紹,目前,一二期項目日焚燒處理城市生活垃圾2750噸,年處理生活垃圾110萬噸,年發電約4.1億度,年節約標準煤約16.4萬噸。

        目前,除這兩個項目外,濟南還在長清區、萊蕪區、章丘區建成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濟南市總裝機容量12.3萬千瓦。“這些項目每年焚燒垃圾大約7200噸,年發電量達8億度左右,大約可供40萬戶居民用電。”市城管局副局長黃愛民表示。

        市發展改革委能源發展與節約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濟南生物質發電項目除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外,還有2個沼氣發電項目。今年1-9月,濟南市生物質發電項目發電量共計11.12億度,占濟南市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32%。

    國內第一座民用領域零碳館已運行11年

        在歷城區力諾智慧園內,一座特殊的房子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這座房子照明、電器等全部用電需求均來自太陽能光伏發電;冬天采暖、夏季制冷和全年的生活熱水,利用太陽能空調系統滿足;陰雨天及太陽能空調無法使用時,可啟動空氣源熱泵機組進行供熱制冷。

       “這座房子外墻采用5厘米環保型保溫材料,窗戶為雙層中空玻璃,頂棚采用巖棉保溫,屬于節能建筑。內部消耗的能源全部由太陽能提供,實現零排放。”山東力諾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品牌總監張濤告訴說,“零碳館是國內第二座零碳館、第一座民用領域零碳館。運行11年來,累計節約標準煤110噸,減排二氧化碳269.5噸。”

    (來源:濟南市人民政府網站)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及網站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垃圾發電產業網的內容,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