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級二圖
    會員招募
    · 技術
    首頁 > 技術 > 生物天然氣 > 處置危廢不能眼不見為凈
    處置危廢不能眼不見為凈
    時間:2021-12-15來源:經濟日報編輯:未知

          近日,重慶警方偵破一起非法傾倒危險廢物污染環境案。企業主為節約危險廢物處置成本,把廢漆渣交由無相關資質的人非法轉運、傾倒,結果一票人等被公安機關逮個正著。

         廢漆渣屬危險廢物,必須依法依規嚴格處理。如果隨意傾倒填埋,不僅會嚴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還會產生大量刺激性的有害氣體,容易對生態環境和群眾生命健康造成雙重危害。按照我國新修訂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這種行為將受到嚴懲。

        目前,我國危險廢物監管和處置能力不斷加強。到2020年底,全國危險廢物集中利用處置能力超過1.4億噸/年。然而,從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了解的情況看,國內目前危險廢物處置成本高,這也令不少企業望而卻步。

         危險廢物處置成本居高不下,一個重要原因是有些地方的危廢處置能力跟不上,技術支撐能力不強,行業供給不足。于是,企業的環保設備投入明顯高于短期效益,為節約成本退而求其次,不惜踩踏紅線,草草了事。

    處置危廢不能眼不見為凈。以“無廢城市”為例,有的地方勤于掃灑,片面追求街面上的一塵不染,愛做表面文章,卻對垃圾固廢的善后事宜不上心。其實,所謂“無廢”,并不是看不見固廢,而是要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將固體廢物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

        對企業主而言,在守法經營的同時,推動綠色轉型是適應新發展形勢的必要之舉。企業主自己應該努力提高工藝水平和利用率,從源頭減少危廢產量。同時,加強與有危廢處理資質的企業合作,或者自己投入研發低成本的安全處理方式,減少危廢處置周期。

        固體廢物污染防治一頭連著減污,一頭連著降碳。隨著相關工作持續推進,將進一步補足固體廢物無害化處置能力存在的短板弱項,在法律制度支撐下建立起多元共治的長效機制。(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李萬祥)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及網站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垃圾發電產業網的內容,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